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專訪遠景能源副總裁田慶軍
2016-09-20
來源:《風能》
瀏覽數:1115
田慶軍認為,國際風電整機一線品牌期望通過資源整合做大全球市場之餅,我國整機商在紅海市場趨于理性,向客戶提供質量可靠、發(fā)電性能優(yōu)良的風機產品已是共同的價值取向,但未來哪家整機商走得更遠還要看其服務客戶的整體能力。
田慶軍認為,國際風電整機一線品牌期望通過資源整合做大全球市場之餅,我國整機商在紅海市場趨于理性,向客戶提供質量可靠、發(fā)電性能優(yōu)良的風機產品已是共同的價值取向,但未來哪家整機商走得更遠還要看其服務客戶的整體能力。
去年年末,在一次小型媒體會上您曾提到遠景能源探索為客戶提供“大服務”的模式,出于何種考慮提出這樣一個概念,能否談談這方面的進展情況?
田慶軍:遠景提出“大服務”的概念是根據全球風電產業(yè)發(fā)展的大勢和自身技術資源做出的客戶服務決策,這也是遠景客戶服務的演進和變化。
一個嚴峻的現實是,無論在現階段還是未來,風電項目盈利已不是買賣風機就能做到的事情,賣方只有提供一個盈利的解決方案,才能贏得買方那顆盈利的心??蛻舻男枨缶驮谀抢铮赃h景考慮把客戶服務的價值鏈拉長,所有與客戶相關的界面都納入客戶服務的范疇,讓遠景服務無處不在,最終實現客戶服務零等待的目標。
這樣的終極目標,我們有信心一步步來實現。欣慰的是在起步之時,遠景就已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智慧風場格林威治云平臺、風電操作系統(tǒng)WindOS,以及能源互聯(lián)網操作系統(tǒng)EnergyOS,讓遠景實現“大服務”目標有了可靠的技術支持,有能力全面成就客戶。
通常理解,一個高效的客戶服務體系一定有一個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機制和流程,那么遠景客戶服務體系是一個怎樣的機制或流程?
田慶軍:傳統(tǒng)企業(yè)通常把銷售和服務割裂開來,各自為戰(zhàn)導致服務效率低下。站在成就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應統(tǒng)一客戶接觸界面,讓銷售和服務成為有機的整體,更快更有效地服務于客戶需求。
基于這一點,遠景調整了公司的客戶服務組織架構,打通了銷售、解決方案、交付和售后三者間的“隔板”,把具體的客戶服務落實到相應的“服務群”,讓客戶服務從認識接觸客戶開始,完全覆蓋一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這樣就使遠景在客戶服務層面成為一個服務型的組織,在機制和流程上貫通和拉動公司的所有資源全面成就客戶。
舉一個例子,去年夏天,客戶有個復雜山地低風速項目,兩次測算投資收益率都比較低,稱其為“雞肋項目”,但我們的客戶經理知道這情況后,在第一時間聯(lián)系上解決方案經理,通過智慧風場格林威治云平臺結合項目風資源、地理、環(huán)境數據,使用接近于標準化的評價方法,從多維度最大程度地對實測資料進行剖析,確保測量誤差小于0.5%。針對這種復雜山地風電場,格林威治基于超級計算機中心搭建流體保障模型,結合中尺度模擬和CFD模型,計算出每一個風機、機位的風速,用引擎來進行機位規(guī)劃,同時對集電線路、道路以及運輸方案進行優(yōu)化,使得該項目的收益提升了5%。這樣,這個項目就通過了該公司的決策審核。這結果也得到了設計院的認同。實際上,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有些客戶主動把我們引薦給負責項目設計的設計院,希望通過遠景格林威治云平臺進一步迭代設計方案,把控各種風險以達到投資收益的上限。
再如,某客戶已經鎖定了海上風電項目,但考慮到海上項目成本和風險,遲遲沒有進展。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客戶經理和解決方案經理商議,調動了遠景中國團隊、丹麥團隊和德國團隊這三個海上一體化設計團隊的資源,對客戶項目海域的土壤、海浪和風資源等風場特定的環(huán)境數據精確分析,選擇合適的風機產品和支撐結構,并進一步通過評估荷載、初始支撐結構設計、一體化建模仿真等多輪設計迭代,最終在考慮多維度約束條件的情況下,完成對風機和支撐結構的設計優(yōu)化,在實現基礎整體造價降低20%以上的同時,使風機控制系統(tǒng)對特定風場環(huán)境條件達到控制最優(yōu)。盡管這只是銷售前期的服務,但也拉動了公司的風機產品研發(fā)。
遠景是最具有能源互聯(lián)網技術特質的企業(yè),怎么看能源互聯(lián)網對售后服務的網絡化支持?
田慶軍:在遠景看來,風場就是以WindOS為基石的物聯(lián)網,風機上的關鍵部件健康度管理(PHM)模塊,不再只有正常與故障兩種狀態(tài),而是細分為五級健康狀態(tài)。WindOS平臺上的PHM收集到風機部件的載荷、振動、溫度等數據后,再通過機器自學習的方法將其實際狀況歸位到相應級別的健康度中,當部件出現亞健康時發(fā)出告警,這時位于江陰的中央備件庫物流系統(tǒng)就會做出響應,告知相應部件的儲備情況,以及此后的流轉狀態(tài)。
遠景的備件存儲與流轉采用網絡化布局,設有總部中央備件庫和風場區(qū)域庫。根據優(yōu)化的結果,有的風場區(qū)域庫只供給該風場,而有的風場區(qū)域庫會為附近的幾個風場提供備件。目前,遠景正在進一步完善網絡化備件存儲與流轉系統(tǒng),大部件24小時到達現場是最基本的目標。
還有一點可以與行業(yè)分享,遠景在大部件時效預測上使用了一項新技術,就是通過自動分析風速、溫度、轉速等普通的風機部件監(jiān)測數據,就可以識別風機主軸、發(fā)電機、齒輪箱等大部件的運行情況,并將其歸類到相應等級的健康度中,提前3個月預警失效問題,這能為大部件及時到位提供有效支持。
這讓遠景的客戶服務有了很強的計劃性,而計劃的技術基礎是WindOS平臺上的高級應用。近日,遠景上線運行的孔明智慧風場風功率預報系統(tǒng),能夠幫助電網、運營商準確預測風場未來一周的出力狀況,從而提升風場運營效率。在準確性方面,孔明系統(tǒng)充分利用其在能源大數據平臺和先進算法上的優(yōu)勢,整合全球資源,提供高精度數值天氣預報??酌飨到y(tǒng)不但匯集來自中國、歐洲、美國等全球權威氣象預報數據源,同時基于全球運算速度最快的“太湖之光”無錫超算中心,遠景自有的格林氣象預報模型快速實現全國范圍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數值天氣預報,并通過多氣象數據源的集合預報引擎進行數值天氣預報優(yōu)化,大大提高了風速預報的準確性。在可靠性方面,孔明系統(tǒng)可以實現集團統(tǒng)一預報及上報管理,提供完善的冗余及備份機制,異常情況實現智能處理和7天*24小時的運維保障體系,為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可靠運行帶來了多重保障。
孔明系統(tǒng)可以幫助風場用戶更好地符合電網要求、降低罰款,對維護檢修進行合理規(guī)劃,還可以幫助集團用戶實現統(tǒng)一預報管理,在提升精度的同時降低數據年費。
- 閱讀上文 >> 曾少軍:新能源企業(yè)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求得生存
- 閱讀下文 >> 朱明:以可再生能源引領能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