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國家能源局下發(fā)文件,要求風電場業(yè)主在2011年底前統統安裝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否則將限制其風電并入電網。
強制安裝風電功率預測系統
記者并未得到國家能源局的文件原文,但得知這是有些省份的電力公司所為。江蘇省國華東臺風電有限公司技術部王琳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江蘇省電力公司下發(fā)省內所有風電場業(yè)主,要求安裝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否則將會限制風電并網,今后會依據預測精度安排風電上網。”
風電場之所以要進行風電功率預測,一般認為,是因為風電具有間歇性、隨機性和波動性。風電場出力不穩(wěn),給電網調度、調峰、安全等帶來一系列問題。風電功率預測主要在于提高風電場發(fā)電效率、配合電網公司調度需求滿足電網并網技術標準發(fā)展要求 。
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fā)布的國家標準《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guī)定》、由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風電調度管理規(guī)定》和報電監(jiān)會擬頒布的《風電并網調度協議》中,都對風電場的發(fā)電功率預測技術參數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
30億市場歸誰?
按照國家規(guī)劃,到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5億千瓦,如果風電場平均容量為5萬千瓦(目前我國風電場大多為此容量),屆時全國擁有的風電場數量是3000個,至于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的價格,本報記者致電目前市場占有率最大的東潤環(huán)能公司,一位果姓銷售人員稱單價要100萬元,按此計算,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的市場大約為30億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研發(fā)生產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的主體有中國電科院與東潤環(huán)能、國電南自、華北電力大學、IBM中國研究院等。
其中前兩家屬于國家電網公司下屬企業(yè),東潤環(huán)能憑借與電科院攜手推出WPFS VER1.0,加上國電南自幾乎占據了整個市場。而華北電力大學的產品在2010年7月4日,只是通過了由河北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組織的專家鑒定。電科院的WPFS VER1.0則是通過了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的驗收,對于風電場唯一客戶的電網公司,兩者的市場影響力差距之大不言而喻。
這種差距的存在得到了東潤環(huán)能國姓負責人的驗證,當記者問到市場上其他公司產品時,她對本報記者表示:“東潤環(huán)能與電科院合作,采用的所有參數獲得了電網公司的認可,如果用國內其他企業(yè)的產品,會存在參數不兼容的后果,如果用國外公司的產品,會存在泄漏我國電力機密的風險,政策上可能不允許。”
江蘇省轄內風電場接到省電力公司安裝風電功率預測的文件早在預料之中,因為2010年1月23日,中國電科院開發(fā)的江蘇電網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剛剛通過了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的項目驗收。隨著江蘇省的“試點”成功,國內其他省份必須采用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的要求近在眼前。
制定規(guī)則加售賣產品等同于運動員加裁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