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從西方到東方,包括中國在內的電力改革因應時代的變遷都實施了重大改革,可以說近20年的改革超過了此前電力工業(yè)百年的變化。但是,這些改革的主題主要是圍繞著等級化的電力專業(yè)體制的完善,而沒有顛覆這個等級制、集權化的電力結構,轉向新型的以生產者和消費者互動為中心的交換網絡,這兩者之間判若云泥、霄壤之別,具有完全不同的社會性格。前者是封閉的專業(yè)系統和專業(yè)組織,后者是開放的社會網絡和復雜組織;前者應對的社會主體是專業(yè)組織,后者應對的是電力產業(yè)的復雜組織;前者仍然主要是傳統的電力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后者是創(chuàng)建更大規(guī)模的社會網絡;前者中賦予消費者與生產者交換的資源非常有限,后者賦予消費者與生產者交換的資源非常多樣,例如,用戶使用了谷歌、百度的資源,也實現了谷歌、百度廣告的展示,電力系統轉變?yōu)榻粨Q網絡之后,也可能推動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實現更高端、更豐富的價值交換,多網融合將導致電力使用費用的綜合下降,使用免費電力能源交換其他商業(yè)機會也將成為選項。在交換網絡之中,既包括生產側的力量,也包括需求側的力量,需方具備與產方同等的生產力,需方自組織的集體智能具備新型結構化的巨大開發(fā)潛力,這個新型、智能化、可持續(xù)的電力互動網絡迫切需要超前的體制設計,前瞻的改革實踐。
因此,是否推進電力革命和電力獨立的歷史變革,關系著中國在全球新產業(yè)革命中的地位;關系著中國能否再次改寫人類創(chuàng)新的歷史。對手主要不是其他國家,而是我們的心智!
對于電力體制改革的歷史時機我們可以有三個選擇,建成小康社會之前先期實施;邊建設邊改革的伴隨型實施;建成之后的總結清算型實施。比權量力,先期實施改革是最理想的道路和付出最小代價,2013年就具備啟動改革設計的宏觀條件,應該盡快納入新一屆政府戰(zhàn)略改革任務的日程表,越早啟動電力改革,社會代價越小。這個主題也是全球最核心的共同關切,具有國內外協調發(fā)展的先進性!它在產業(yè)上可靠;體制決策上有足夠保障并可以彰顯中國模式的巨大潛力;技術上可以有效實現;財政及資金上成本低廉并有堅強保障;政治上可以實現反壟斷、調動地方積極性、廣泛匯聚創(chuàng)新力量推動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轉變!電力產業(yè)是位居中國重要領域改革最前沿的組元,需要新一屆中央集體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實現電力體制進一步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