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電南自發(fā)布了一份簡短模糊的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通過投資參股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公司的議案。公告沒有說明這起股權交易涉及多少金額、占有海裝風電多大股份。
在此之前,12月10日晚,國電南自刊出的公告披露了這起交易的關鍵:出資2.88億元認購海裝風電定向增發(fā)的6400萬股,占重慶海裝增資后總股份的18%。
記者從一位與海裝風電有業(yè)務往來的公司高管處獲知,海裝風電計劃2012年上市,也就是要在明年登陸A股。不過該人士表示自己的看法,“海裝風電目前業(yè)績處于風機廠商第二梯隊,并不十分突出。它的上市應該伴隨著我國海上風電高潮的到來,而外部市場需求有望在2012年后趨熱。海裝風電更有可能在2013年借勢上市。”
源自軍工優(yōu)先優(yōu)勢
海裝風電屬于央企中船重工的下屬二級企業(yè),中船重工傳統(tǒng)上軍品以軍艦潛艇、民品以船舶及船用零配件的生產制造見長。
船舶和風電機組制造一脈相傳,動力原理一樣。船舶螺旋槳和風機葉片的外形極為相似,原理都是由齒輪箱帶動傳動再發(fā)電。中船重工有一整套完整的船舶制造產業(yè)鏈,轉戰(zhàn)風電大多不需要另行投資,有現(xiàn)成的設備和人才資源作基礎,風電因此成為中船重工重點發(fā)展的新興產業(yè)。海裝風電董事長楊本新說,“海裝最顯著的特點是成熟產業(yè)鏈的先天優(yōu)勢和質量可靠性。業(yè)內都是這么看我們的,軍工技術的特點就是講品質和可靠性。”
海裝風電的齒輪箱由中船重工下屬重慶齒輪箱公司提供,目前重慶齒輪箱市場占有率近50%;電機由中船重工下屬汾西重工提供,汾西重工是西門子在中國唯一一家轉讓船用電機技術的工廠;輪轂由中船重工下屬陜西柴油機廠提供,因質量可靠技術過硬,陜西柴油機廠也向美國GE公司供貨;風機葉片由中船重工725研究所提供。
國電南自向海裝風電提供配套的風電主控系統(tǒng)和風電變流器,這兩項主要產品是以電力自動化技術起家的國電南自優(yōu)勢。雙方在過去幾年的合作做得順風順水,而國電南自總經理張國新投身新能源的專注也頗為楊本新欣賞,兩家企業(yè)于是結成戰(zhàn)略同盟,同意國電南自參股。
海面下的利益鏈
不過,看好新能源的未來是楊本新與張國新合作的基礎,但這只是一個必要條件,更重要的合作基礎是雙方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商人終究要講利益。此番股權交易,他們各有各的精明算計。
從國電南自來看,它從中獲得的利益有兩部分:一是借海裝風電的快速發(fā)展帶動國電南自旗下新能源公司風電變流器、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需求快速增長;二是寄望兩三年后從海裝風電的上市中分享豐厚回報。
比較國電南自而言,似乎海裝風電從中獲益更大。最主要的是,國電南自背后站著發(fā)電投資運營商華電集團,華電集團下屬的各地發(fā)電公司和集團新能源公司都有可能經國電南自推薦采購海裝風機,海裝風電新的業(yè)務市場渠道將被大大拓寬。東方證券研究報告稱,華電新能源公司目前已累計占有風電資源超過2600萬千瓦,預計到2013年風電運行及在建規(guī)模達到500萬千萬。其次,海裝風電要上馬新的大功率風機需要大量資金,國電南自此次以2.88億元價格參股,海裝換回寶貴的新項目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