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皚皚的嫩江平原上,7個吊裝作業(yè)面全面鋪開,氣勢如虹。100號風機機艙扶搖直上,59號風機葉片組裝完畢蓄勢待發(fā),夜幕中33號風機葉輪與機艙精準對接,在點點熒光中上演“百米高空穿針引線”;1.4萬平方米的升壓站燈火通明,生產人員正在做各項驗收,送電準備箭在弦上……華能大安“吉電入魯”風電項目進入投產倒計時。
2020年11月26日,山東省能源局、吉林省能源局分別代表兩省政府在濟南簽訂“十四五”兩省間送受電框架協(xié)議,這是兩省首次簽訂的政府間送受電框架協(xié)議,也是山東省和外省簽訂的首個“十四五”送受電框架協(xié)議。按照協(xié)議,兩省將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原則,共同推動吉林300萬千瓦魯固直流配套風電基地建設。項目建成后,吉林省每年將向山東省輸送約90億千瓦時清潔電力,對山東保障電力供應、優(yōu)化能源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據(jù)悉,華能吉魯大安風電項目由華能山東公司投資,華能山東公司新能源公司開發(fā)建設,總裝機容量500兆瓦,安裝單機容量3.65兆瓦風電機組69臺和單機容量5.0兆瓦風電機組50臺,新建1座220千伏升壓站,以1回220千伏線路T接中電大安風電場——向陽變220千伏線路,接入電網,線路總長21.5公里。投產后,預計年發(fā)電量16.1億千瓦時,有效替代標煤48.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5.6萬噸。該項目2021年3月取得吉林省發(fā)改委核準,計劃今年年底前全容量并網發(fā)電。
項目開工以來,華能山東公司新能源公司高度重視,組建由分管領導親自掛帥、各領域優(yōu)秀人才具體負責的“硬核”建設團隊,統(tǒng)籌6個施工標段,圍繞土建施工、設備供貨、手續(xù)辦理、民事協(xié)調、吊裝運輸?shù)戎仉y點問題,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建設者們敢闖敢干、善作善成,秉承華能“三千”精神,續(xù)寫著“新時代闖關東”精神,攻克了70年不遇的超強暴雪,極端冰凍、暴雨泄洪等諸多不可控困難,用實際行動勾勒出“與時間賽跑、向困難亮劍、樹吉魯?shù)浞?rdquo;的實干畫卷,展示出山東能源人異地建設的良好形象。
用“白加黑”的速度推進基礎施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項目啟動領導帶班制,具備夜間施工條件的工作面實行“人員兩班倒,器械不停工”,晝夜并行,多點并進。在零下20度的冬施期間,31天挖設基坑30個、風機樁基施工69基、集電線路基礎澆筑598基、鐵塔組立248基、架設導線12.4公里,在迎風斗雪中展現(xiàn)著“華能速度”。
以“生命至上”的溫度做實疫情防控。今年3月,受本土疫情影響,工程按下“暫停鍵”。靜默的45天中,建設者們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全面梳理各類工程資料,對工程計劃進行再優(yōu)化、再核實,在“蟄伏”中積蓄迸發(fā)的力量;嚴格落實防疫防控主體責任,組織6輪全員核酸檢測,為620多名參建人員提供防疫和生活物資。憑借科學的應急預案和細致的防控措施,該項目成為大安市第一個復工復產的基建項目。
以“分秒毫厘”的精度托舉風機吊裝。風況直接影響風機吊裝進度,塔筒、機艙、葉輪吊裝對風速都有嚴格要求。為此,建設者們根據(jù)每天不同時段的風速,適時調度設備運輸、組塔等前期準備,“見風使舵”指導多個作業(yè)面擇“時”起吊,吊裝效率大大提升,10月13日更是創(chuàng)造了“一天四臺”的吊裝紀錄。
“奮戰(zhàn)百日,決戰(zhàn)投產。讓吉林的風點亮山東的燈。我們有信心更有決心完成這項重要的使命任務。”在吉魯大安“百日攻堅保投產”誓師大會上,華能山東公司新能源公司總經理王維海堅定地說。華能集團和華能山東公司督導組現(xiàn)場辦公,公司主要領導駐場協(xié)調,靠前指揮。項目部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掛圖作戰(zhàn),以“清單制+責任制”執(zhí)行“日調度、周考核”,向著投產目標發(fā)起決戰(zhàn)大總攻。
綠動的中國生機勃勃,鏗鏘的腳步踏出奮進的足音。從海岱齊魯?shù)轿忠皷|北,華能綠電惠澤兩省,助力“雙碳”戰(zhàn)略邁出堅實步伐。他們用汗水澆筑精品工程,用擔當成就品牌發(fā)展,用奮斗繪就綠色答卷。如今,華能吉魯大安項目一座座矗立的風機像枕戈待旦的戰(zhàn)士,正昂首闊步迎接勝利在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