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3月23日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
新華網北京3月24日電(李由、索煒、孫廣見)2013年第一次來中國到現在,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來中國的頻次越來越密集,隨著《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和《零成本社會》在中國的出版和暢銷,“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成為經濟、生態(tài)、能源等多個領域廣泛熱議的話題。
三年期間,里夫金眼中的中國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他一直強調人類需要“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應對氣候變化是誰的責任?里夫金為什么說中國的十三五將影響世界?3月23日,在2016全球清潔技術峰會期間,杰里米·里夫金接受了新華網記者的獨家專訪。
三年時間看中國變化
距離里夫金2013年第一次來中國已經過去了三年時間,再次到訪的里夫金告訴記者,他見到的最大變化在于,中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改善環(huán)境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中國逐漸展開“互聯網+”戰(zhàn)略以推動“第三次工業(yè)革命”,這能使中國極大的提高效率,提高生產量,增加就業(yè),同時,減少邊際成本,降低“生態(tài)占用”。正如美國在20世紀引領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英國在19世紀引領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一樣,現在是時候由中國引領“第三次工業(yè)革命”了。
“在過去的三年里我與中國的領導人有過多次對話,也參加過很多的論壇討論,也因此認識了許多政策的制定者、決策者和工程師,以及項目負責人,我們的觀點一致。歐洲正在做的“歐洲數字化”,幾乎與目前中國的“互聯網+”戰(zhàn)略概念如出一轍,你會發(fā)現新的(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模式幾乎與中國政府目前的戰(zhàn)略方向是一致的。”里夫金說。
他認為,中國和歐洲正在引領開展“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現在中國逐漸重回世界經濟的中心,“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將與“互聯網+中國”,“一帶一路”,極大的結合起來。希望中國帶動全世界向“第三次工業(yè)革命”轉變。
圖為3月23日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
關注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行動
中國為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成功召開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此,里夫金表示,中國的確在巴黎氣候大會上做得很好。中國在碳減排上走在世界前列,我第一次來中國的11周后,中國就出現了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太陽能和風能可以在中國的電網上互相分享,我對于中國如此短的時間的迅速行動感到驚訝。
“我們是否能夠繼續(xù)生存?我們是否能夠保護好地球?我們是否能夠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是否能夠創(chuàng)造出極具生命力的人類生產文明?也能與這地球上的所有種族和睦相處?應對氣候變化這并不只是中國人的責任,更是整個人類的責任。”里夫金說。
中國的“十三五”將影響世界
里夫金接受采訪時說:“中國的風電技術發(fā)展得非???,光伏發(fā)展也處于世界前列,這對于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會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新的五年計劃將會使得數百萬計的中國人可以用上便宜的風電和太陽能,并且可以進行儲存并讓這些能源重新上網。
中國的“十三五”規(guī)劃對于世界非常重要,因為中國將會向互聯網+和“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方向轉變,人類向可持續(xù)、生態(tài)的文明前進,起初道路會很艱險,而中國將會向世界展現其怎樣進入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希望世界也將能像中國一樣,向互聯網方向轉變,進入第三次工業(yè)革命。
采訪結束時里夫金還稱贊說,我很高興新華網建立了能源頻道,他不僅關注中國,也關注世界,以推動應對氣候變化,降低生態(tài)腳印,向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進步。我希望新華能源頻道能夠拉近與網友的距離,因為他提供的“后碳時代”的資訊非常重要。
嘉賓簡介:杰里米·里夫金,美國經濟社會評論家,演說家,美國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曾出版19部暢銷著作,內容有關科學技術變化對經濟、勞動力、社會以及環(huán)境的影響。他的作品已被譯成超過35種語言,為世界數百高校、企業(yè)及政府部門所用。杰里米最新作品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移情文明》《氫經濟》《歐洲夢》等。最新著作《零成本社會》。
里夫金是歐盟第三次科技革命長期經濟可持續(xù)性計劃的主要倡導者,該計劃旨在解決全球經濟危機、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三重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