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投資計劃的逐步推薦和各項政策的逐步實施,政府采購活動也如火如荼,國內(nèi)外各行業(yè)企業(yè)進入激烈角逐中。競標中,成敗在所難免,就比如上周的50億歐元25臺風力渦輪發(fā)電機的競標中,所有外企在第一輪即全軍覆沒。

東北政府采購會現(xiàn)場
激烈論爭:政府采購到底歧視誰?
仍然回到案例。
因為外企在25臺風力渦輪發(fā)電機競標中的集體失利,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有了怨言:中國政府似乎已拿定主意,這些訂單必須給中國制造商,而不是已在中國做出重大投資的外國企業(yè)。
伍德克表示,(中國政府)制定的風力發(fā)電項目投標標準,使外國供應商難以勝出。該標準只關注渦輪發(fā)電機的單位價格,而排除了其它國家在風電項目招標時考慮的使用壽命周期成本和回報率等因素。
與此怨言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來自中央政府的消息:上周在布拉格舉行的歐中峰會上,歐盟委員會(EC)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eManuelBarroso)與中國總理溫家寶做出一致表態(tài),共同承諾抵制保護主義。自今年初以來,北京已派出政府及企業(yè)官員前往美國和歐洲進行“采購之旅”。